河源油茶高质量发展
龙川山茶油 香传二千年
10月17日—19日,龙川县举办“龙川山茶油 香传二千年”——“龙川山茶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发布暨大湾区推介活动。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要求,助力河源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充分展现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龙川丰硕成果,进一步提升龙川农特产品尤其是龙川山茶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引领龙川优质农特产品特别是山茶油品牌推广深入湾区,在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中奋力推进龙川全面振兴。本台官微推出《龙川山茶油 香传二千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10月19日,“龙川山茶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果展暨龙川油茶采摘节将在龙川县赤光镇绿油小镇隆重举行。全县45.6万亩油茶统一开摘当地种植户、村民将迎来丰收喜悦。
龙川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光照和水资源条件极为丰富,是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广东生态保护发展示范区,粤东北的天然生态屏障,年无霜期320天,年均日照时数1783.2小时,充足的日照可强化油茶树的光合作用,促进油茶果实合成更多的有机物,非常适宜山茶油树的生长发育。
统一采摘确保质量
金秋十月,茶果飘香。走进黄石镇,漫山遍野的油茶树郁郁葱葱,红绿相间、圆润饱满的油茶果挂满枝头,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连日来,龙川县黄石镇组织镇村干部、村民组成巡逻小分队,穿梭在各个山头进行巡逻宣传,引导村民自觉参与维护油茶采摘秩序工作,确保油茶按时采摘。“为确保全镇的油茶质量,自油茶进入成熟期开始,我镇严格按照龙川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落实油茶采摘管理相关规定,进村入户加强群众宣传工作。同时组织人力加强巡逻,切实维护好油茶采摘秩序,确保我镇山茶油的品质。”黄石镇常务副镇长赖海英说道。
据了解,油茶树每年10月份开花至翌年10月份收获,具有花果并存“抱子怀胎”的奇特景象。在大自然魔法的孕育下,油茶采摘季节性非常强,每年霜降前后油茶果的油脂含量为最高值,油质也是最好的,此时采摘的油茶果自然成熟,榨出来的油香且透亮,适时采摘不仅可以提高油茶的出油率,而且可以提高茶油品质。为规范油茶采摘秩序,切实保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龙川县采取悬挂横幅、入户宣传、巡逻车等多种措施,让群众准确了解油茶采摘时间,同时加强巡逻,防止出现偷摘抢摘现象,确保全县油茶果正常统一采摘、颗粒归仓。
截至2023年底,龙川县全县油茶种植总面积约45.59万亩,鲜果总产量约15.14万吨,油茶籽年产量约3.78万吨,茶油产能达0.94万吨,油茶产业产值达11.86亿元(鲜果),加工成茶油产值达18.93亿元。
作为全国油茶示范县的龙川县,近年来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2018年8月印发《关于加强油茶采摘管理工作的通知》,正式确定农历霜降前后5天为全县统一开山采摘油茶时间。统一采摘时间、规范采摘秩序,确保油茶质量和产量,这既保障了经营者合法权益,又保证了油茶果的成熟时间,提高了油茶产量,为油茶丰收保驾护航。
标准化建设油茶产业
近年来,龙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在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驻龙川县工作队的赋能下,不断擦亮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金字招牌”,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油瓶子”基地,把油茶“小特产”做成了乡村振兴“大产业”,成为深圳对口帮扶协作龙川的重要成果之一。
当前全县种植地分布在赤光、丰稔、黄石、铁场、四都、义都等镇,面积大于1万亩的乡镇有17个,大于2万亩的乡镇有7个,主要品种是白花小果。
龙川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在推动油茶产业化建设过程中,龙川县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协作,重点完善和落实好油茶企业与基地农户的扶持、营销服务承诺,并完善土地使用流转机制,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种植大户,采取租赁、合作等形式进行规模开发种植油茶,加大社会资金对产业开发的投入。
2019年,龙川县成立了龙川县油茶产业协会,通过协会促进油茶产业标准化建设,从而提升龙川油茶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形成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生物资源与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强势产业群。
龙川县油茶协会会长骆东梅说,龙川县油茶企业依托该县省级现代油茶产业园,全力扶持油茶产业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入驻该县省级现代油茶产业园的3家龙川油茶企业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就绪,投产后将在产业园内开展油茶产品深加工。
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今年9月,“龙川山茶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成为河源市第四个、龙川县首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仅是对龙川山茶油品质的肯定,更是对龙川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巨大鼓舞。目前,龙川县建立省级现代油茶产业园,形成了“规模化种植+科技支撑+精深加工企业+商贸物流+休闲农旅”的全产业链模式,在做好油茶产业链的同时,将大力发展油茶衍生产品的精深加工,提升油茶产品的附加值。
另外,龙川县还将积极与省、市科技推广、科研单位合作,构建油茶标准化生产和技术服务平台,通过科技讲座、科技下乡、建立服务热线等方式,提高油茶林综合效益。探索产业发展与森林体验相结合,鼓励扶持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好的油茶基地,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养生一体的森林体验和养生基地,推动基地景观化,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和“林油游”城乡旅游一体化。
一审:叶丽婷
二审:许志武
三审:周凤娟